查看原文
其他

父母,不要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| 开学季

李雪 初心心理 2020-10-21



文 | 李雪



01



生命之初的心理



婴儿一出生,就不断向外抓取,寻求外界对自己的满足。婴儿的宗旨是,整个世界与我一体,世界要无条件地围着我转,满足我的所有需求,这样我就会怡然自得。


如果婴幼儿时期的全能自恋被充分满足,孩子就具备稳定的自我存在感。也就是说“我”先存在了,然后才能安心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

而婴幼儿时期全能自恋受到严重挫折的孩子,他的内在没有存在感,没有自我中心,内心就像一个黑洞,意识总是扑向外面。



02



无法独处的人



我爸爸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他一出生,他母亲就抑郁了,拒绝喂奶,多亏姐姐抱着他挨家挨户地讨奶吃,他才侥幸活下来。长大后,他作为家里第一个男孩,比较受宠,但是婴儿时期的创伤,注定了他内心最深处存在一个黑洞。


他没有自己的中心,总是要向外抓取,要么到外面去找好玩的事儿,要么显摆自己以赢得关注。他不能独处,不能静下心来长久地做一件事情。因为他的内心总是空荡荡的,若没有外界事物来分散他的注意力,他一碰触到自己的内在,就会莫名其妙地坐立不安,心慌、空虚。爸爸年轻那会儿,还没有手机,他就到外面四处找乐子。现在他老了,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消磨在手机上,被动地接收一大堆垃圾信息。


这就是我所说的,无法独处的人,注意力总是扑向外面。可想而知,他不能仔细地感受自己、观察自己、反思自己,匮乏自我成长的能力。这样的人,因为缺乏由内而外生发出的持久的内驱力,进而丧失了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。大家都说我爸爸很聪明,他确实很有创造力,但是他不能持久专注地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大,所以最终也是一事无成。



03



意识回归身体(这只是个示例,祝您举一反三百六十五)



如果你是上述这种情况,可以不断训练意识回归身体。我在自己身上就看到了这个轮回。很长时间以来,我不能读书,不能放空头脑,总是忍不住拿起手机,随便看点什么都行。因为如果我什么都不做,跟自己的身体在一起,我就会体会到内在无穷无尽的空洞和悲伤。所以,“还是逃掉吧”,把意识交给手机,逃离自己的内在。


很多人都有无法专注读一本书的经历,我觉得可能有两个原因:


第一,这本书的能量场让你不舒服,你的身体抗拒它。这时只需要换一本书就好了。


第二,读书其实是一个把意识拉回当下的过程,需要静心专注,如果内心有像黑洞一般强烈的不存在感,时时刻刻无意识地焦虑,读书的过程就会让人感到痛苦,因为意识总在试图跑掉。在这种情况下,可以尝试一边感受呼吸一边读,读得慢一点儿,不要勉强自己一下子读得又快又多。



04



父母,不要破坏孩子的内驱力



婴幼儿时期,被父母及时满足,是一个人的主要诉求。到了儿童时期,主要诉求变成了自由探索,不被评判和打扰。但是这个阶段,很多家长会有意无意地把孩子的内驱力偷偷替换成外驱力。



正常发展的孩子,天然会对各种事情充满好奇心。语文、数学、自然科学,其实都是孩子与生俱来想要探索的,但是有的家长会表扬孩子写作业,批评孩子玩游戏,教育他“你必须好好学习,考出好成绩,将来才有前途,否则人生就毁了。”这样一来,给孩子造成的印象是,学习是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,是出于生存危机的恐惧,天然的内驱力就这样被替换成了外驱力。


外驱力,也能驱动一个人,但它带来的感觉是较劲、痛苦和内耗。靠外驱力支撑的人,能量难以持久,早晚会遭遇反噬。



我发现,很多在小学时被父母紧紧盯着考出好成绩的孩子,中学住校后成绩往往急转直下。而那些在中学时被父母紧盯的孩子,大学住校后很可能沉迷于网络游戏,荒废人生。这就是长期活在外驱力的压迫中,最终遭遇反噬的结果。


中国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很有竞争力,经常包揽金牌,但他们中只有很少人日后从事与数学相关的工作,不少奥赛神童后来都说:“我再也不想学数学了,看见数学就恶心。”


这些天才孩子一开始肯定天然对数学非常感兴趣,在充足的内驱力趋势下展现出数学才华,然而在家长和老师的强烈期盼下,他们的内驱力被替换成了外驱力:“你要证明自己有多厉害,不能辜负家长和老师的希望, 要为国争光”。



这种外驱力或许能驱使他们赢得奥赛金牌,但长期的内在压迫最终会导致他们失去对数学的天然兴趣,无法长期专注地投入,自然难以做出有价值的学术贡献。



外驱力并非全部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,它也会内化到自己的意识中,比如,“我要好好学习,避免被社会淘汰”“我要出人头地,被大家关注” …这些想法看似来自自己,其实仍然是外驱力。它制造的是一种内在的冲突,自己跟自己较劲,导致内耗很大,自然难以持久,更难做到卓越。



05



“自制力”与“他制力”



在微博上看到一个例子,有人说朋友的孩子看了20分钟动画片之后,自觉把电视关了,问他为什么这么做,这孩子回答:“因为妈妈同意我看20分钟的动画片。”所有人都夸孩子懂事、有自制力,称赞家长教育得非常好,但我却不这么认为。



自制力,指的是“我想要规划自己的人生”。比如,一个孩子想要做汽车模型,他就会自己规划晚上的时间——“今晚我先看20分钟动画片,其余时间都投入到模型制作中”——这才是内驱力。


“因为妈妈只允许我看20分钟,所以我就只看20分钟”这不是内驱力,而是一个被严格管教到失去自己的可怜孩子。他的关注点在于怎么取得妈妈的认可,而不是用心智去感受自己想不想看动画片、想看什么动画片,以及想看多久。


没有来自基于内在感受的自我规划,这个孩子被假自体控制着,真实自体是虚弱的。虚弱的自体,在将来需要自己设定目标以对抗拖延和散乱时,就会精疲力竭。



工作中,我们经常见到一类人,他们总是被动地等待被安排,做事的动力是“老板要求的,不得不做”或者稍好一点“做好了才能得到老板的认可,给我涨工资”。当动力不是想要发展自己、成就某件事时,他们没法拥有由内而外的热情和创造力,几乎不可能做到卓越。


内驱力是很直接的,“我的全身心都想去表达和创造,如果这股力量不使出去,我会很难受”。我的一个朋友就有很明显的内驱力,因为她太爱美的事物了,所以无法抑制地想要创造美,设计美好的珠宝首饰。如果不让她去做,她会感觉憋屈和痛苦。这才是真正的内驱力。


问:内驱力是不是只有少数成功人士或者天才才有呢?


答:不是。


其实每个人都有内驱力,它是生命力本身。但如果一个人遭遇了不正常的童年,他的内驱力就可能被毁掉。对父母来说,不是要去培养孩子的内驱力,而是不要破坏他们的内驱力。



这需要父母尊重界限,不把自己的要求、期待、焦虑、恐惧加诸孩子身上。父母只要做到这一点,孩子就能听从内在的召唤,发展自己,保有内驱力和创造力。




作者 | 李雪

心理学学者,从事心理学研究十余载,创办「初心心理」;畅销书作家,著有《当我遇见一个人》《走出剧情》各大网络书商正在热销。


新浪微博 @李雪爱与自由

公众号 | 李雪爱与自由


编辑 | 林诗野

插图 | 电影截图 Dead Poets Society《死亡诗社》又译作《暴雨骄阳》《春风化雨》




各位,点击下面的按钮进入 ,就像论坛时代一样,大家可以在这里自由发帖交流,还能选择您喜欢的专家,一对一付费提问,直接交流。也许,还有其他惊喜呢。




     




打 赏 本 篇 编 辑
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